志鸟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1994年的阿塞拜疆,对资金的渴求已到了极点,一口气卖出11个油块,还是30年以上的大合约也是阿利耶夫的无奈之举。
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并不是非常被看好的阿齐久油块,竟然变成了一个储量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桶原油的超级油田。
这种时候,阿利耶夫想的远不是减少的分成,而是增加的收入。
日产15万桶原油的油田,不管是40%还是50%的分成,由此带来的收入增加,总是比日产1.5万桶的油田要多的多,对千疮百孔的阿塞拜疆社会来说,一笔外汇不止是解决百废待兴的问题,还是稳定社会的催化剂。
不管是阿利耶夫的盟友,还是他的敌人,眼睛都盯着**收入这一块,若是油田的利润不足,还指不定要生出多少事端。
不过,阿塞拜疆的原油增产,对欧佩克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。
不谈中东和里海地区的竞争关系,仅仅是目前低迷的原油需求,就让欧佩克各成员国头痛不已,市场上每天再增加几十万桶的原油,更是让他们一直在讨论的原油减产策略变成了水中花,镜中月。
以前,遇到原油下降的时候,欧佩克组织的通行做法就是减产,世界各国每天的原油产量大约是8000万桶,这里面,许多产油大国如美英都是不出口原油,所以,真正决定原油在国际市场上投放量的的只能是原油净出口国。
一般来说,减产100万桶就已经是欧佩克的大动作了,国际原油价格不说是应声而起,也差不多是要风声鹤唳的。
减产150万桶或者200万桶就是遇到经济危机的状态了,对日产量2900万桶的欧佩克来说,12个国家将总产量削减7%就是很巨大的牺牲了,平均到一个国家,也就是10万桶多点。
至于欧佩克以外的国家,俄罗斯曾经做出过消减30万桶的决定,这差不多也就是极限了。
然而,阿塞拜疆突然一个增产,增加的产能就超过了20万桶,接近30万桶的水平,等于两个欧佩克成员国的减产都是给阿塞拜疆做贡献。
这么大的市场冲击,指望欧佩克以牺牲自己利益的方式消除,那是不可能的。
他们组建的可不是什么慈善机构,而是国家间的垄断组织,目的就是更多的获得利润,无论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。
沙特人是欧佩克的中坚分子,也是一个特殊存在,由于原油的产量足够高,沙特阿拉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个产油国的缓冲器,每当原油需要缩减的时候,财大气粗的沙特人往往主动承担较多的缩减量,而每当世界原油缺乏的时候,沙特人总是最后的原有提供者。
直到页岩油以前,沙特差不多就是世界商业石油的最后壁垒了。
所以,当阿利耶夫出现以后,首先出头接待他的就是沙特人。
一番例行的问候以后,代表沙特石油部的贾西姆亲自将阿利耶夫送到酒店,然后就是一拨又一拨的问候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