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刘郎 (第2/3页)
午后方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又派两名小吏在江洲夏粮快成熟的时候,常驻哪里,不准任何人将夏粮高价售出他处,否则强行从江洲上出之,撵到其他江洲上继续过以前那种捕渔生活。</p>
想要大多数人获利,还是很遥远。</p>
但一件又一件的事发生,让许多百姓看到希望,看到了远大的前景。</p>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 </div>
春天到了深处,桃花水来了,河水涨了涨,但对于两个两圩来说,连护堤都没有蔓上去,何来危险之说?</p>
各州官员听了心动。</p>
谁不想要政绩?</p>
有许多官员与崔有节一样,纯是打酱油的,眼前就是一个功劳,能不能升迁就看自己是否抓得住,先抓住的才有政绩,人家全部推广出来了,自己再抓,有何政绩。</p>
又要求参观。</p>
有的官员精明,隐隐看到皇帝似乎是一个好说话的主,只要上书次数多,必然会同意。抱定这想法,一份不够,两份,两份不够三份。</p>
甚至有人要求分一些种籽过来,大家都是宋朝官员,为了朝廷,不能抱有一州一地的观点,你不能下那条禁令,好处要大家得……</p>
……</p>
到了朝堂。</p>
此时朝堂却是最有作为的时候。</p>
吕夷简有王曾这个二把手,很是悲催。</p>
机会难得,吕夷简就范讽的事,将范讽一干好友,包括最能搞怪的石延年一起黜削。李迪不服气,又将另外一件事翻出来。说吕夷简私交赵元俨,以门客僧惠清为守阙鉴义。吕夷简不服,赵祯让胥偃与张传问讯,一查,当时鉴书时吕夷简以斋祠不预,只有李迪在中书里。两罪并一,故李迪贬。过了好久李迪才想起来,主意是吕夷简的主意,李迪没有反对,行了文书。</p>
宗室与大臣是井水不犯河水,可井水多少会给河水的面子,河水也会给井水的面子,比如允迪求高衙内为一小小的主薄,诸位大臣能不准?赵元俨说惠清当小小的守阙,能不准?</p>
也是潜规则,不能揭,李迪揭开官场上的游戏规则,是屈了理。并且他很怀疑吕夷简是刻意这么做的,挖了一个坑等自己跳下去,只好悲怆地说,吾自以为宋璟,而以夷简为姚崇,不知其待我乃如是也!</p>
哪里的话!</p>
宋姚当年也不和睦,两党同样有争执,只是两人虽争,没有耽搁政事,这才史称为名相。</p>
宋姚能共存于朝么?</p>
不过这件事翻将出来,赵祯心中起了忌惮。</p>
八皇叔啊!</p>
万一这群无法无天的大臣起了歹念怎么办?</p>
吕夷简转眼间想到这个过节,冷汗涔涔,又不好辨,陛下,相信臣吧,臣对你的八王叔没好感,又不能上门寻赵元俨闹事,悲愤之下,只好做事,拼命的做事情。</p>
但他做得越多,有一个人越恨。</p>
看到郑朗的奏折,吕夷简批了,虽每年国家会少得几万缗钱的钱物税收,可是几千顷的大圩出现,以后会成倍几十倍的将损失补偿上来。</p>
织女本来就是郑家子废物利用,当时放又不大好放,给了郑家,让郑家去妥善安置。</p>
郑朗不将张家庄大作坊还给朝廷,朝廷也许有言臣哼哼两声,又怎的?到江南也是为朝廷谋利,吕夷简更没有意见。但若出了问题,这些事,会一一抖出来,郑家子有的受。</p>
但他最大的危机也到来。</p>
赵祯说范仲淹治苏州水有功,召回京城。</p>
早不召晚不召,这时将吕夷简最大的一个敌人召回京城做什么?</p>
大约是顾虑到吕夷简的想法,赵祯只让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、天章阁待制。</p>
但诏书下达后,别人不会这样想。</p>
天章阁原来是宋真宗拜大神时盖的,后来用于存放一些私人物件,直到宋真宗死后,才有了一丝神圣的味道。于是官职由它来命名,但权限与职务很小,小得没法看,天章阁待制说白了,就是皇帝侍从,跟班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