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问鬼下 (第2/3页)
午后方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我也不知道,村民都这么说,说棺材里有声音,在灵棚上空,有鬼魂飘在天空中喊冤。听闻后,我就过来了,亲自打开棺盖,什么事也没有发生。大家说过了子时。只好今天晚上再来看一看。”</p>
“知州,要小心。”汪县令说道。</p>
他是儒生,对鬼神之事不迷信,但也不排斥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,沾上这东西,什么说不清楚。</p>
“无妨,夫子曰,不乱力怪神,若丁三郎是被人谋害的,冤鬼不服,本官正好问一问他,是谁谋害他的,为了什么谋害他,又是怎么谋害他。”</p>
向鬼问案子?</p>
汪县令抹一下额头的汗水。</p>
然而为此案,查了好几天都没有头绪,郑朗只好这样了。</p>
忤作验尸依然没有结果,郑朗与汪县令吃了一个早晚饭,进入船艘睡觉,好子夜去“问鬼”。</p>
天很快黑下来。</p>
接近子夜时分,郑朗让王安石喊醒,对此事,四个少年或信未信,又怕又奇。郑朗说道:“若你们害怕,留在船上。”</p>
“我们不怕。”</p>
“好,你们离得稍稍远一些。”郑朗慎重的吩咐道。</p>
来到村口,家家没有睡,全部点着油灯,至少看到亮光,让他们安心一些。</p>
见到郑朗带着衙役到来,许多百姓走出来。虽怕,好奇心人人都有的。</p>
衙役打着两盏灯笼,带着诸人,七高八低到了西村口处那片土坡前。</p>
两个衙役在守值,他们也害怕,离灵棚足足有五十米,两人站在村口小道不远处,有什么情况,可以立即逃到村子里。郑朗对四个少年吩咐一声,让他们与村民呆在一起,带着衙役,还有耆户长,以及青虚道长与他的徒弟,一起来到灵棚前。</p>
这事情有些邪乎。</p>
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听到异常声音,是十几人,于是郑朗恭恭敬敬的上了三柱香,青虚道长手提着桃木剑,另一手拿着一张符箓,有可能怕不管用,又让他的徒弟手中拿着一大把符箓随时准备急用,然后站在郑朗身后。此时有青虚道长站在郑朗身后,有可能比十几个衙役还要管用。</p>
耆户长昨天晚上闹鬼时,他不在现场,后来亲眼看到郑朗将棺盖打开,虽有些怕,不象昨天晚上那十几个青年人,也主动跟在郑朗身后。再到汪知县,一干衙役,丁胜以及杨家兄弟。郑朗表情很平静,汪知县脸上还带着一些畏惧。毕竟这时候就是文人本身,还在努力反对蛊术、咒术与黑巫术。倒是丁胜紧紧上前,护着郑朗。不是对郑朗关心,是对吕夷简忠心。</p>
**上可以有不同的政见,可若是郑朗让什么厉鬼害着,会让人笑掉大牙,那么三郎君拜于郑朗门下,更让人笑掉大牙,笑话吕夷简去了!</p>
身后各人的想法,郑朗没有管,祭完三柱香后,郑朗冲着棺材说道:“丁三郎,我是太平知州,若是你有冤请对本官诉说,若是无冤,勿得骚扰乡邻与你的亲戚,他们全是你的至亲或者朋友。”</p>
虽然打着官腔,说得有理。</p>
耆户长点了一下头。</p>
也进入子夜时分。</p>
然而说完后,很平静,什么没有,要么紧起来的北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,两盏丧门灯笼在风中摇曳不定,虽增加了一份阴森,但是风吹的,与鬼魂无关。</p>
等了好一会儿,依然没有动静,走回来,问昨天晚上撞鬼的十几个青年:“你们有没有听错?”</p>
这还能听错?全部摇头。</p>
耆户长迟疑地说道:“要么是郑知州在此?”</p>
“是啊,郑知州是文奎星下凡来的,丁老三怎么敢出来呢?”</p>
“各位,不能乱说,我不是什么文奎星,只是从小苦读,多读了几本书,一个普通人。”郑朗道,心里想到,文奎星倒不是,只是一个前世宅男,多了一些这时代没有的知识与经验。</p>
若是鬼魂,凭借一个宅男是压不住的。</p>
倒是青虚道长说了一句话似乎有理:“郑知州,依贫道之见,是不是人太多,阳气旺了,所以压住鬼魂。”</p>
“好,人少一点。”郑朗道,再次过去,只带了汪知县、丁胜与耆户长,还有青虚道长与他的徒弟。青虚道长为配合,将桃木剑收起来,诸符箓也装进衣袋,只在手中拿着一张,以备不测的。</p>
还是没有动静,郑朗让汪知县与耆户长还有丁胜往后撤了二十步,仅是与青虚站在棺材前,再次拱了三次手请“鬼魂”。</p>
忽然间,人群一阵骚动。</p>
两盏丧门灯笼剧烈摇晃起来。</p>
真邪门了,不过有了鬼魂,郑朗便又说道:“丁三郎,若你受了冤屈,请向本官诉说。”</p>
“冤……”幽幽的一声,从棺材里发出来的。</p>
耆户长虽不在棺材前面,也隐隐听到,吓得两腿打着颤儿,差一点来了一个怒发冲冠,所有头发吓得竖立。</p>
可是郑朗胆子变得大起来。</p>
你喊冤就好办,想要伸冤,只有我才能替你办到,于是大走一步,离棺材更近,再次拱手,说道:“丁三郎,本官乃是太平州知州,如你有冤枉尽管对本官说出来,是何人害死你的,是为何害死你的,又是如何害死你的?”</p>
棺材里陆续发出一些幽幽的声音,仿佛不是从棺材里发出,而是从黄泉里发出来似的,时断时续,只能站在棺材前面的郑朗听到一点,连十几步外的耆户长听不清楚一字。</p>
郑朗同样听不清楚,又问:“什么水,什么火,什么湿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