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章在路上二 (第2/3页)
午后方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宋庠听说三川口兵败后,建议防守潼关,让富弼与郑朗狠狠讥讽了一顿。但宋庠是一个忠厚的长者,才能稍欠,可肚量却十分宽大。这似乎也是他唯一拿得出的真正长处,不会真的生郑朗的气。</p>
叶清臣是刻意搬出来,让郑朗喝酒的。</p>
郑朗只好喝了三杯酒,一张脸马上变得红朴朴的,叶宋二人看了十分好笑,但没敢再劝郑朗的酒。</p>
借着酒意,郑朗说道:“我这一次从杭州回京,带来一样好东西。”</p>
“是什么?”</p>
“活字印刷。”</p>
这件事是郑朗的无意之举,他巡视杭州时,听到一件事,一个书铺里用了胶泥印刷,没有成功。郑朗留心起来,终于找到一个大神,正是毕升,蕲州人,流落到杭州,在一个书铺里做了工匠。</p>
为节约印刷成本,毕升先后用了木活字与胶泥活字。</p>
有很多局限性,是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的人,但实用性不大。</p>
郑朗于是关注,将他喊过来,授他铜活字技术,还让他研究粘合剂,以及油墨,与竹纸成为活字印刷的四个重要条件。</p>
没有便宜的纸张,印刷业不会繁荣,没有粘合剂,排版问题就不能解决,油墨更是关系到印刷的效果。不但是发明铜活字就能让活字印刷流行的。而活字耐久管用,必须用铜。</p>
又给了毕升大量经费,此时毕升已经年仅七十岁,正是智慧达到巅峰的时候,经过半年研发,郑朗临离开时,有了大模样。</p>
郑朗没有带到京城,而是让崔娴将这一套工具与技术,随船一道带到京城。</p>
技术也不完善,不过没有关系,好象毕升还能活十年时间,有十年时间,又有了成效,书铺支持许多工匠主动配合毕升研发,活字印刷技术迟早会完善。</p>
这个技术成功,将会给文明史带来一个飞跃性的进步。</p>
但因为眼界的问题,叶宋二人皆疏忽了,叶清臣说道:“好啊。”</p>
朝廷每年也主动印刷一些书籍,还有大量邸报,一旦便宜,会为朝廷一年节约几万贯支出。</p>
想的是这个。</p>
郑朗笑了一笑,不能怪。宋朝还是好的,有的工匠拿的薪水比一个知州还要高,对技术十分重视了,远比后来的与前面的朝代好。但想将科学凌驾于士农之上,那是不可能实现的。</p>
这有一个思想观念转换的过程,不急。</p>
继续说道:“陛下下诏,允许朝野上下进谏。但怎么能听到民间的声音?”</p>
“民间的声音?”</p>
“治国治的是什么?是治理百姓,让百姓安居乐业,国家才能强大。”</p>
这句话换其他朝代会当耳边风,但在宋朝,却是主流声音,尽管大多时候只是一个口号,但有之,毕竟是一个专注内治的王朝。</p>
叶宋二人点头。</p>
“可是大多数官员能不能接触到百姓,能,只是邻居,偶尔在街上走一走,听到的一部分声音。”</p>
二人再次点头。就是象郑朗那样四处察看,看到的仅是一部分百姓,不可能听到所有百姓需求的。那是在地方,到了京城,郑朗还有本领在全国察看么?</p>
“有了活字,就可以办报纸,让百姓发表言论,庙堂上的官员也可以看一看,用这些言论做为一个参考。”</p>
“报纸?”大宋眼睛亮了起来,显然他想到一些好处,虽然是朦胧的。</p>
“象邸报一样,让私人筹办,朝廷不干涉,只要前提不涉及大逆不道的内容,皆可以刊登。又可以刊登一些民间的喜闻乐见,野史趣闻,诗词歌赋,小说杂剧,吸引百姓购买。私人可以谋利,朝堂可以用来做为辅政的参考。宋兄,你政绩不行啊,将这件事办好,你也有了政绩。”</p>
叶清臣无语。</p>
宋庠气得翻眼睛,那有你这样说人的,当面说俺政绩不行啊。</p>
但是宋庠听得很心动,问:“那个活字在何处?”</p>
“工具我带来了,在船上,大约十几天就会到京城。正好这段时间你谋划一下。”</p>
这件事意义更非同小可。</p>
报纸的舆论不仅是供朝堂做一个参考,还会让宋朝制度变得更民主,宋朝的一些士大夫,包括苏东坡等人,他们是普通百姓出身的,但做了高官后,忘记根本,立即维护士大夫利益,有了报纸,就可以起一个监督作用。</p>
不会将宋朝飞跃成民主时代,但会变得更好。</p>
叶清臣道:“行知,你这些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?”</p>
“格物学啊,格物致知,格物便是要形而下之器,穷得形而上的道理。致知便推胡吾之知识,欲其所知无不尽也。”</p>
这两句话是朱熹说的,这个格物便是明理,察看形而下的事事物物,来认识形而上的天理。从物中见理,由寡至多推展扩充自己的知识,由此达到知无不尽。</p>
朱熹诸多言论中郑朗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,它也是宋朝儒学中的一个代表,宋朝的格物致知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