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0章鱼肉与刀俎 (第2/3页)
午后方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野利大王,你不觉得你的要求太高了?撤兵可以,你将我们要的人带过来,大家交换后,我们宋朝立即从你们西夏境内撤兵。”</p>
野利遇乞无奈,放刘轩睿回去复命,将常明德扣下来做了人质,写信给野利皇后,让她将兴庆府与灵州的一些宋朝战俘,包括刘平、石元孙与李士彬派人带到天都山。</p>
使者刚走,野利遇乞就接到一则消息,又将常明德召来,责问道:“为什么入侵我们的赏移口?”</p>
“奇怪,你们西夏人能入侵我们府麟路、延州与泾原路,为什么我们宋朝不能攻打你们赏移口?”</p>
“你们相公不是说想和解吗?”</p>
“是啊,人换回来,大家和解,但我们要的人呢?”</p>
“你!”野利遇乞差点一怒之下,将常明德当场斩杀。</p>
忍了,如今他是鱼肉,宋朝是刀俎,能不割不切吗?</p>
随后一条条不好的消息传来。</p>
郑朗大军蜿蜒北上,在等朝廷旨书,但拖不得,接近萧关时,加快速度,郑朗一丢萧关,西夏派人看守此关,郑朗命令士兵用盾牌掩护,来到关城下,先用箭与城上对射,后面推出一些大型抛石机,各种攻城梯,包括粗笨的云梯,抛石机与云梯皆是那种组合折叠式,没有“原装”的好。但此行为了避免后来宋军的一些笑话,提前准备了许多攻城器械。不是宋朝最好的攻城器械,有的多是泾原路自己打造。可是胜在量多,还有火药。</p>
一些大型抛石机在前面战士的掩护下,将一个个火药包点燃,抛向城头。</p>
杀伤力未必很大,但这玩意儿气势足,每一声爆炸后,皆有几个士兵抛向天空,一下子被炸蒙了,宋军借势登上各种梯子,可不是野利遇乞带的那种怪梯子,这是十分标准的攻城梯。</p>
看到宋军源源不断的爬上来,本来前方大败,士气不足,萧关里西夏将士一窝蜂丢下萧关上马逃跑了。宋军继续追赶,此时三路人马合在一起,仅骑兵一共就有两万多人。这个数量还要增加,随着战马数量增多,各路都会陆续的增加一些骑兵。</p>
对骑兵郑朗很看重,岳家军大败金兵,骑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马从哪里来的,从金人手中夺来,让士兵训练骑术,逐渐组成一支强大的骑兵。但时间短,眼下只有一万多名骑兵,明年数量会更多,有可能会翻一番。</p>
对付萧关与赏移口的西夏敌人足矣,大部骑兵一路追下去,随着败军越过兜岭,一路杀向赏移口。赏移口驻军也不多,很快败阵,没有再追,狄青留守赏移口,等候大军到达。</p>
郑朗在后面速度也很快,迅速抵达赏移口,又派狄青继续北上,破割踏寨,景泰东上破折羌会。然后两路军队向韦州进发。</p>
范仲淹那边也有了动静,可行动有些出忽郑朗意料。</p>
郑朗让他向盐州方向出击,分散敌人兵力,但范仲淹兵出青岗峡,突然回头杀向西路清远军城,再次兵伐萌井。</p>
两支军队渐渐快要合成一路。</p>
无奈之下,郑朗只好写了一封信给范仲淹,你将萌井打下来,咱合伙攻打韦州城吧。</p>
估计范仲淹第一次真正出境作战,有些心虚,两军靠在一起他能放心,真要遇到敌人主力军队,又可以从小道撤向环州。</p>
信送走,却让狄青别去攻打韦州城了,又分出一路兵力,由赵珣带领,与狄青二军合一,直接夺向鸣沙城。</p>
理论上这一带兵力空虚,宋军两路人马合在一起,达到十万人之众,可以说指哪儿打哪儿,但必须要快,将这场战役结束。</p>
……</p>
郑朗与韩琦进了韦州城。</p>
韦州城不大,西夏真正拥有的州一共十四州,夏银绥静宥灵盐会胜甘凉瓜沙肃。为了夸饰心理,又将一些重要的城镇升为州,比如洪定韦怀龙等,皆是原来唐宋旧城堡。其中就有韦州城。</p>
但它有着军事战略地位。元昊建国之初一共设了银州左厢、石州祥祐、宥州嘉宁、韦州静塞、西寿保泰、卓啰和南、右厢朝顺、甘州甘肃、瓜州西平、黑水镇燕、白马强镇、黑山威福十二军司。其中就有韦州静塞。另外还有天都南院、沙州监军司、北地与南地。</p>
本来此处驻扎有大量的西夏军队,比较难以攻打,但是李元昊调走一批精军,野利遇乞两次抽调,里面兵力所剩无几。加上本来城池不大,城墙也不象灵州城高大坚固,被宋军迅速拿下。</p>
至于另一个城鸣沙城池更小。</p>
但是此战有着浓浓的象征意义,收获也不是一无是处。</p>
两人来到城门口,范仲淹迎了出来。</p>
郑朗有些无语。</p>
范仲淹兴致勃勃,问道:“行知,要不要作一首小令?”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 </div>
打到西夏境内,范仲淹觉得很新奇。</p>
郑朗苦笑了一下,说道:“希文兄,我们将战利品分配吧。”</p>
小令别作了,得快点离开这里。</p>
战利品有三个方面,第一面便是掳来的或者缴获的武器盔甲,粮草别指望了,西夏一穷二白,再让元昊与野利遇乞折腾数次,城里城外几乎空荡荡一片。战马也不用说,郑朗主动说出,将缴获的战马分一批给环庆路与秦凤路,马匹不愁,愁的是以后上哪里找牧马场所。这个比较好分配。</p>
第二个就有些困难。</p>
百姓与牲畜。</p>
沿用郑朗以前的政策,只要各村寨百姓不反抗绝对不杀害百姓,但有一点,不离开可以,牲畜带走,房屋烧光,不给元昊留下翻身的本钱。离开的,会逐一安顿,这也要分一分,有一些部族主动投靠,这些部族多是心偏向宋朝的,即便在西夏境内也有不少,甚至在李继迁时代,有一半以上心中偏向宋朝,但是宋朝民族政策没有做好,渐渐失去民心。</p>
这些部族虽安顿到后方,但不会打散,至于用强迫手段逼离西夏境内的,到了后方会逐一打散,不然很有可能会在后方闹事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