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1章恩欲归己,怨使谁当 (第1/3页)
午后方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郑朗做法有些偏颇,不能将所有罪过一起归于韩琦与欧阳修。</p>
但对富弼的口胃。</p>
晚年富弼闲居洛阳时,宁肯与以前政敌王拱辰裹在一起,都不愿与欧阳修来往,对韩琦更不用说了。隐约已经明白郑朗一些想法,不仅是倒韩琦倒欧阳,也是一部分,只要对赵祯恩情仍怀念的大臣,对韩琦与欧阳修就不会产生任何好感。</p>
出现这个大黑洞,两种做法,第一个皇上与执政大臣吃一个闷亏,替赵曙与先执政大臣挡下来。第二个就是捅开,但捅开了,总要有人抵罪的,要么是赵曙,可能吗?</p>
即便一千个不愿意,一万个不愿意,也不可能让皇上老子顶罪。韩琦与欧阳修只好生受了。</p>
仅是一部分,郑朗还不至于不顾国家,而一心公报私仇。</p>
不知道郑朗有何用意,小心地说道:“陛下,解铃还须系铃人。”</p>
二人从中午谈到傍晚。</p>
外面诸多大臣议论纷纷,然而诏书一下,又有许多大臣产生了失望。诏命富弼为集禧观使,这个集禧观乃是宋朝京城第一大观,原先被一把大火焚烧,后来重建,此职与集禧观无关,仅是一个表示很尊贵的虚职,也就是希望富弼定居京城,以便随时请益。</p>
可能是赵顼怕韩琦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。</p>
可能是这番对答,让赵顼略有些不满意。</p>
但会谈过后,赵顼立下诏书,询问郑朗。</p>
隐约于诏书里就说到自己与富弼的对答,抱怨富弼略过保守。</p>
三月桃花开。</p>
郑家庄还在扩张,又增加了三百多户。</p>
但郑朗几乎闭关了。</p>
整天盘坐,富弼说十年,他不可能等到十年的。</p>
正好赵顼诏书到,郑朗写了回奏。一说富弼,之所以推荐富弼,是学富弼的稳重。急能解决问题吗?而且富弼说得不对?本来财政困难,若是皆知道皇上想敛财,下面的官员为取悦皇上与执政,会加倍敛财,苛政于民,本来因财政百姓生活渐渐向不好的方向发展,甚至南方因为官府逼迫,导致更多百姓向赋税更轻的两广迁移。若是为了财政,苛征于民,与现在的财政溃烂有何区别?越是在这时候,作为人君,越不能提钱帛二字。那怎么说呢,说问题,说弊端。</p>
是朝三暮四,朝四暮三之间的区别。但不能说不起作用,一个百战百败与一个百败百战,听上去效果截然不同。</p>
然后写到这个捅。</p>
捅开了会捅出一个巨大的马蜂窝。</p>
但不捅怎么办?</p>
郑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只有将它捅开,下一步才好安排。但也没有想到这个黑洞有这么大。</p>
然后说捅的方向,不能诏布天下,那么对先帝名声会有妨碍。只能将两制两府大臣聚集,进行商议。不诏布天下,也不能将它再藏着了,藏下去会出更大的问题。</p>
又隐约地说了一件事,陛下要想用如何用人。</p>
你准备换两府大臣,可那些人顶上去,有没有想好。只有想好了顶替人选,还要对你保证忠心,才能使国家顺利过渡。</p>
又写了另外一件事。</p>
宋朝祖宗家法,一防权臣与武将篡政,不能说用心不好,自安史之乱后,藩镇割据,五代十国,民不聊生。二是重视民生,防止贪污**,因此层层架空叠加,其次层层分权掣肘监督。</p>
但真正起到监督作用,非是架空掣肘,而是施政的透明化。比如财政,若是一年一公布,会不会留下这个大黑窟窿。</p>
写的就是这些。</p>
其实若真正将施政透明化,一些伪民主机制也就出来了,再加上一些诱导,全民觉醒,与宋朝本身二位“祖宗”制订的一些伪民主体制结合,那么以后赵佶与蔡京之流便难有生存的空间。</p>
但有一个前提,这些制度也要使它慢慢变成所谓的祖宗家法,当成以后执政者的执行标准。</p>
这就要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,盛的程度要超过仁宗时代。</p>
面对这样的盛世,任何人都不得不低下骄傲的脑袋,那么这些制度与思想,包括他的儒学,就能成为一个标准。</p>
犯忌讳的,不能深说。</p>
中使带着奏折回去。</p>
崔娴说道:“官人,又不能安份了。”</p>
丈夫的命运,让她犹豫,当然渴望丈夫拥有更多的权利。不过一旦拥有了,丈夫又不能象眼下这样,过着舒适的生活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