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夜流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接下来就是南北朝时代,随着“五胡”等政权一个又一个地垮掉,公元439年,鲜卑拓跋氏部落乘势而起,后来居上,他们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。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,这些鲜卑人接受了其他民族覆灭的教训,也逐步认识到了汉人的力量,他们开始尝试着寻找更好的统治手段。于是,饱受“五胡”浩劫的汉民族开始逐步恢复生机,而她的族人们也因为坚守获得了回报。</p>
此后,在北魏以后的北朝各个政权里,到处都是他们活跃的身影。他们无所不在地渗透到这些政权的各个阶层,以及军事、**、文化等各个领域里,虔诚等待并默默推动着汉民族的复兴。</p>
首先说军事方面的。这应当是汉人最早进入的领域,早到什么时候?早到“五胡十六国”时代,很早很早了。其原因当然是战争的需要,战争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,就不管他是“国人”还是汉人了,能用就行。再说汉人士兵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,就是用着不心疼。所以自北魏以后,北朝各个政权也都是这么做的,比如北周府兵里就有大量的汉族士兵。他们最初也许只是一名小兵,是人家的炮灰,但在战争中,他们却迅速地成长起来,成为一支又一支军队的统帅或将军。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卖命,北朝各个政权都给予了他们很多优待,比如封他们为“国公”之类呀,给他们“赐姓”呀等等,这样的例子有很多,而其中两个已经算是我们的老熟人了,一个是李虎,另一个就是杨忠。</p>
其次说下**方面。这个当然是因为统治的需要,然而能够进入这一领域并非易事,所以这都不是一般汉人,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:</p>
一类是士族,北方士族,或者说中原士族,不但人多势众,而且祖宗八代都是搞**的,这方面有不少宝贵经验。</p>
一类是军事贵族,这个尤其在北周政权里明显多一点,由于是战争年代,一场战争的胜败往往关系着**和政权的走向,所以他们也有这个资格。</p>
再一类就是小人了。回答是,算的,算的,不但算,而且还是我们汉人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,他们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兵之功效。您要不信,看看宇文家族的教训就明白了。您要知道,当宇文赟咽气的时候,围在他身边帮他安排后事的那五个亲信,居然都是汉人!厉害吧?</p>
当然了,以上所说的小人实际上是包含在前两类当中的,我们之所以将其专门分为一类,无非是为了强调他们在特殊战线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。</p>
最后说下文化方面的,虽然我们把它排在后面,但它却是汉人们征服游牧民族的一种最强大的力量。至于原因嘛,就不说了,大家都晓得。</p>
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,他不仅把自己的鲜卑姓氏“拓跋”改为汉族的“元”姓,带头讲汉语,穿汉服,找一堆汉族老婆,到汉人的地盘上(迁都洛阳),过着汉人式的生活,而且就其所实施的各项改革措施来看,也很有一些让鲜卑民族在文化上“全盘汉化”的意思。而早在这种“汉化”之前,汉人的文学、书法、音乐、绘画等各种艺术,已经成为其钦慕学习的对象,成为当时的时尚,汉族的儒家等经典着作也成为当时太学里的一门必修课。</p>
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,汉人能够进入军事、**、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发挥影响,事实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,这个基础就是,他们与拓跋鲜卑等游牧民族进行了长期的较大范围的互相通婚。</p>
从实际情况来看,这种互相通婚秉承的是“门当户对”的原则,具体来说就是,鲜卑皇族及贵族与汉人士族之间互相通婚,而一般鲜卑人通常就是和普通的汉家子女通婚了。这种通婚导致了很多混血儿(如李渊)的产生,而且是混了又混,以至于根本无法确定他们身上到底有多少汉族血统。</p>
但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们认同汉族的文化,更重要的是,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汉人!</p>
那么他们当然是汉人。</p>
正所谓水到渠成,在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,此时的汉人们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弱者了,他们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力量,只等待一个蓬勃爆发的时刻,而这对于那些游牧民族来说也就意味着,他们在中原大地上指手划脚的黄金时代快要结束了。</p>
因为那些汉人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