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新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因为邯郸经历了秦军数次围困,尤其是灭亡前夕,王翦、杨端和等几路大军合围邯郸,赵虽注定灭亡,城内也已绝粮,却抵抗得极其坚决,毕竟两代人前,投降的长平赵卒,被秦人统统杀死,赵国家家户户皆与秦有仇,于是折骨为炊,易子而食,数月乃下。</p>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p> </div>
那场攻防让邯郸损失惨重,死伤饿死者数万,当时还流传一首童谣:</p>
“赵为号,秦为笑。以为不信,视地之生毛。”</p>
秦始皇再来邯郸,将与母家有仇的数百人坑杀,他得意的笑容下,却是赵人的哀嚎。</p>
邯郸归秦不久后,一场地震突如其来,房屋倒塌数百间,又有数千人死去,事后,果然地生白毛。</p>
又是天灾又是人祸,不同于和平统一的临淄,十多年过去了,邯郸仍未能完全恢复过来,市场里生民凋敝,加上前段时间巨鹿郡有人响应齐乱,邯郸戒严,士吏关系依旧紧张。</p>
而扶苏他们脚下的丛台,本是赵武灵王大兴土木所建,因其楼榭台阁众多而“连聚非一”,故名丛台。据说最初有天桥、雪洞、妆阁、花苑诸景,结构奇特,装饰美妙,故扬名於列国。但经过战争和地震后,如今却只剩下了些残垣断壁,荒草丛生。</p>
扶苏登台眺望一番后,只觉得满心无奈,他年幼时,也曾对父皇横扫六合心驰神往,不理解舅父昌平君为何要反叛。</p>
可随着年纪渐长,游历得多了,才发现,统一,似乎并没有给六国生民带来什么好处。</p>
他有点明白,在父皇多次说了大一统的美妙未来后,舅父昌平君为何越来越绝望,为何会殊死一搏。</p>
“也许,舅父为的,真不止是楚王之位吧……”</p>
他在丛台上久久站立,风拂动公子的鬓发,扶苏摇了摇头,带着亲随回到了大营。</p>
……</p>
相比于刚从咸阳出发时,远征军的大营已经扩张了一倍,在邯郸,五千赵地诸郡的征召兵加入了进来,人数已至一万。</p>
扶苏照旧在扩大了一倍的军营里巡视,关中秦卒已经对扶苏十分熟悉,他们都很爱戴这位笑容和蔼的英武公子。</p>
一堆营火前,三名弩兵邀他共享在丛台下逮住的野兔,虽然大军统一就食,但若兵卒有本事在去打柴时搞点野味打牙祭,军官也睁只眼闭只眼。</p>
扶苏欣然答应,尝了一块烤得有些焦,只撒了点盐的烤兔腿,然后大赞,说比宫中珍馐还要美味!这让三名弩兵满脸涨红,昂首挺胸。</p>
但巡视到一道壕沟相隔的赵地兵卒营地时,扶苏却被拦住了。</p>
亲卫和军吏劝他不要去里面巡视,因为“不安全”。</p>
“主将在自己的大营中都不安全?这是本公子从军以来,听到的最大笑话。”</p>
扶苏固执,不顾劝阻,带人走了进去。</p>
与隔壁关中兵的井然有序不同,扶苏看到,破旧的毡帐歪歪斜斜,沟壑挖得十分草率,穿着各色各式衣服的赵人,也在张罗饭食,围着冒热气的大釜,领取食物。</p>
听说“公子来了”,他们也不似关中兵那般兴奋,只是冷冷地回头看了一眼,看到扶苏明晃晃的甲胄,优雅的步伐,然后垂下了头。</p>
这群人,眼中没有兴奋和信心,只有无奈和悲观。</p>
从他们的眼神里,扶苏能看得出来,和渴望在边地建功立业的秦卒不同,赵地征召的兵卒,压根不想打这场仗,不想离开家园,远赴千里之外的辽东、**,与从没听说过名字的敌人作战。</p>
尤其,还是替曾杀害过他们家人朋友,毁掉他们城市村庄的秦人作战!</p>
扶苏在这些冰冷甚至包含敌意的目光中走上前去,看到了兵卒们领取的饭食。</p>
是粥,且十分淡寡,分到每个人木碗里,恐怕四分之一斗都不到,而且还有不少没有舂完的谷壳,乃是粝米(糙米)……</p>
对于每日行军数十里,还要肩挑手扛兵器、席子、被褥,消耗大量体力的兵卒而言,根本无法充饥!</p>
吃着这样的食物,士兵如何行军打仗?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