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新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黑夫默然,在边疆屯戍一岁为戍卒,在咸阳力役一岁为正卒,这是律令明文规定的,自商鞅后,百年未改。</p>
但朝廷不讲信用,食言而肥,已不是一次两次了。</p>
早在十多年前,他率部夺取豫章后,秦始皇帝就让谒者宣诏,让三千南郡兵就地驻留,不得归乡。当时脾气暴躁的共敖差点拔剑,被黑夫压住,这才不情不愿地留下,远征军摇身一变,成了卫所。</p>
虽然十年下来,随着豫章郡日子变好,将吏们的抱怨少了,但他们对朝廷的信任,已无过去那么牢固。</p>
类似的事,在整个江南地区,乃至于塞北新秦中,反复发生过多次,虽然朝廷也迁了永久性居民过去,但第一批戍守的兵卒,却是被强行留下的。</p>
随着疆域越来越大,轮流戍守的经济代价的巨大的,还是永久驻扎划算,边疆需要人才啊……</p>
但高层却忘了一点,那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兵卒小民,他们也是人,也有自己的想法,安土重迁,并无保卫祖国边疆的觉悟。</p>
曾经,商鞅徙木立信,树立了秦国的**公信。随着一百年的军功授爵,所有秦人都认定,大秦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。可现在,随着一次次瓜代无期,戍卒役夫对朝廷的信任,渐渐动摇,最终耗尽。</p>
历史上,秦末中原大乱,实力不俗的南方军团被赵佗一煽动,直接断了与母邦的联系,拒不返回,恐怕就是出于对**的失望。</p>
而眼下,为朝廷食言坏律买单的,就是前线的将军们了。</p>
赵佗那边还算处置得当,军中没怎么闹事,但贾和没意识到这点,秦军士卒,因久不得归愤懑不已,这份怨恨,聚集到贾和身上,说白了,他的死,不过是在为朝廷失信顶缸。</p>
陆贾道:“今君侯虽杀贾和泄三军之怨,但若不加更易,过不了太久,都等不到明年瓜熟蒂落时,那位新上任的辛将军,甚至是昌南侯你,也会遭到士卒怨恨所指啊!到那时,下吏唯恐,军中会有连称、管至父之事!”</p>
“大胆!谁敢如此?”利仓动怒,欲拔剑。</p>
黑夫止住了他,看向陆贾:</p>
“你是来替你的乡党、同袍们说情?想让我放他们回家?”</p>
陆贾下拜:“下吏也是在为君侯考虑,昔日,子贡向孔子问政。子曰: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</p>
“子贡又问:若必不得已而去,要去掉一项呢?”</p>
“孔子曰:去兵。”</p>
“子贡又问:若必不得已,要去掉两样呢?”</p>
“子曰“去食,自古皆有死,然民无信不立。”</p>
“民无信不立,军无信,能立焉?能战焉?还望君侯三思!”</p>
引经据典,层层递进,不愧是历史上的名嘴。</p>
黑夫负手称赞:“好口才,不过,士卒归与不归,此乃朝廷之令,我纵然是大将军,也无从更易。”</p>
秦始皇已经下了死命令,不平百越,三军将士均不得返国。当然,黑夫猜测,就算平了百越,这数十万人,很大可能也永远回不了故乡了,他们多是秦始皇想要消灭的楚籍兵民,是这个国家的“毒”,自然要输送到外面,祸害越人去了……</p>
朝廷、兵民,各有各的理由,夹在中间难做人的,就是将军了。</p>
黑夫低头看看案几上剩下的瓜皮,笑道:</p>
“这瓜,真不好吃啊。”</p>
……</p>
“陆生回来了!”</p>
“怎么样?昌南侯怎么说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