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特区·奇迹之城(下 (第3/3页)
午后方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3言情www.123yq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或曰,以德报怨如何?</p>
子曰,何以报德?以直报急,以德报德。</p>
以道德报仇怨如何?夫子说,用什么来报德,以德报德,以直报怨。这里刻意用直与德区分。用俗语说,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,就是以德报德。</p>
但如何报怨?以德报怨,脑子是不是秀逗了?</p>
对李元昊说,别闹事,俺对你好一点,行么?</p>
禽兽之言也!非是郑朗所言,乃是孟夫子所言。</p>
但也不是让人去以牙还牙,看情况的,若是自己做错了,不能怪人家。但是人家做错了,欺负得自己忍无可忍,那么以怨报怨,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吧。所以用了一个直字。</p>
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,也是一个三。</p>
《中庸》里有一句话让郑朗十分欣赏,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知者过矣,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,我知之矣,贤者过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也。</p>
前面一个知是知道,后面一个知是聪明过头的人,非是智。</p>
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让这些知者越说越复杂,例如古今往来的各个大儒。还有一个贤字,比如范仲淹,他的品性比天山上的白雪还要高洁,但有没有弄错,三百年来你第一,论品性宋朝三百年只出了你一个士大夫,让旁人如何能做到?所以说贤者过之,正是范仲淹这样的人。至于欧阳修、石介,他们别当真,看他们文章去,写得花团簇簇的,但做事,最好不要学习,在胡搞。</p>
可是愚者与不肖者,又不能学习。</p>
如何做,中庸调和。</p>
说到此处,几个学生除了很小的范纯仁听得吃力外,其余全明白过来。</p>
所谓的三,正是中庸。</p>
有了这个三分做补充,中庸理论也就变得更加完善起来。</p>
其实有了这个中庸,郑朗已经渐渐走入儒学大家行列。</p>
呆了几天后不得不回去。</p>
几个娘娘与织女一道返回郑州了,织女明年也不会再来。经过了两年多时间教导,最少使太平州多了五百名织艺超群的织女,一千多名能说得过去的妇人。</p>
这些织女多被大户人家聘请过去。</p>
还有一个锦锈苑呢,对此郑朗放开他们参观,但要安静,不能打扰里面织女正常工作。</p>
如今芜湖城,以锦锈苑为龙头,一匹绢出来后,每匹两缗钱,还供不应求,以及其他的一些作坊,价格自两缗钱到一缗钱不等,但不再是过去的几百文钱的生丝。</p>
仅这个附加值,就产生大量的利润。</p>
已经不需要织女来回奔波,看着几位妻妾劳碌,郑朗也有些心不忍。</p>
闻听知州的几位娘娘,还有陪伴两年多的织女回去,前来送行的百姓挤满了码头,有的妇人洒泪告别。</p>
船帆扬起,忽然间岸上所有行人全部不作声。</p>
因为他们看着几个娘娘离开,忽然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……</p>
……</p>
王昭明与高若讷也回到京城。</p>
赵祯兴高采烈的听王昭明将发生的事说完,包括问鬼一案的真正原因,很是神奇与不可思议。</p>
但他立即将东西两府以及台阁三司使的重臣召到宫殿来。</p>
不但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,还有下面也发生了一些事,特别是圈圩。</p>
各州都在圈圩,可做法不一,产生的后果也不一。比如马知州与黄知军,离得近,许多百姓携带家小往太平州跑,拦都拦不住,这很丢面子的,也失了政绩。</p>
又经常到太平州看,受了郑朗一些薰陶,于是发下狠心,杀富劫贫,是在开新圩,可不顾什么大户二户,以前的财产不动你,私圩就是不对的,一律作废。不要怪俺,朝廷下了诏书的。</p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p> </div>
私圩强行圈进大圩,然后分配于五等户人家,甚至四等户人家。</p>
这一举动欢声雷动。</p>
劳力有了,全部疯狂的挑圩堤。</p>
可他们的举措却是得罪了“天下人”,境内所有大户一律反对,连一些小吏都阳奉阴违刻意捣乱,怨声也闹到了京城,然而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,老百姓快乐了,于是上万民书力保两位知州。</p>
公说公的理,婆说婆的理。</p>
或者舒州在兴修最大的圩田,比景民圩还大了三百顷,也不是不可能,可是知州为了换取富户的支持,分配不公平,若没有太平州的动作,百姓也就受之了。有了,可以做榜样的,于是不同意。法不责众,一个人闹事好抓捕,几千成万的百姓闹事,谁个也不敢动。大圩计划有了,可放在哪里一块泥土也没有动。</p>
一起闹到中书。</p>
几个宰相也不知如何处理。几个大佬看着这些奏折,伤透了脑筋。禀报赵祯,赵祯怎么知道处理?</p>
正好将诸位大佬带来,让王昭明与高若讷说,看能不能给这些大佬一些借鉴。</p>
听着二人将经过说了一遍,王曾默然问道:“他的中庸有没有写成?”</p>
说完直皱眉头。</p>
说得再清楚不过,以中庸调和境内各等户百姓,以中庸行事,以格物致知产生的学问替百姓创造财富。有了这两条,不仅是太平州,就是到了巴蜀也能打造一个良州出来。</p>
但这个中庸肯定不是王曾学习过的中庸。</p>
后面的格物致知,更让他茫然,他也是三元及第,对夫子的学问十分精通,可曾学到过如何将黑砂糖变成那种雪糖的学问?真学到……才怪!</p>
先问中庸吧。</p>
“我来的时候郑知州正在与他几个学生合写三分。”</p>
“三分?”王曾又茫然了。</p>
三分在儒学中地位十分重要,可作为一个学说体系,一直到很久以后,才有人提出来。现在没有这个说法,包括中庸,也是自唐朝后才渐渐重视的。</p>
但到郑朗手中,更将中庸拨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,它不是一门学问,还是儒家中的“三”。</p>
看过一些,高若讷又做了一些解释,然后道:“还没有写好,我是管中窥豹,略见一斑。”</p>
“他的学生也参与了?”宋绶问。</p>
吕夷简给他面子,他也要给吕夷简面子,郑朗几个学生就有吕夷简一个儿子在里面。</p>
“嗯,有许多文章全部是他学生代笔书写的,多半是无奈之举,郑知州在太平州很忙碌,不仅是郑知州,全州从官吏到百姓,几乎没有一天休息时间,这种勤奋也是太平州产生变化的原因之一,”高若讷老实答道。</p>
蔡齐却问了一个问题:“范仲淹二子有没有参与?”</p>
“长子似乎也参与了,次子年幼,现在仅是学知识。”</p>
宋蔡二人这两个问题问得很微妙,若细心可以看到朝堂更大的裂痕在产生,然无一人注意。</p>
不过王曾倒是说了一句公正的话:“此子做得也不错,称为特区不过之也。”</p>
难得的说了一句好话。</p>
赵祯高兴地对太监低语了几句,太监离开,一会儿与宫人拿来许多东西,有糖,有被袄,所有大臣分下去不够的,几个大佬一人一床还是能满足的。</p>
看着这些袄被与糖,二十几个大佬又是无言。</p>
赵祯又向高若讷问:“高卿,你多次说奇迹之城,未来它能不能达到苏杭二州规模?”</p>
“不能,苏杭二州人口众多,地域肥沃,历史悠久,每年抛去朝廷的各项专营所得外,其他的钱帛粮贡税就有一百多万缗钱,无论糖作坊规模多大,收入也不会超过这一数字,况且棉糖只是开始,时间一长普及下去,优势也不明显,倒是诸圩一起,有鱼米之利。”</p>
“但也是奇迹。”</p>
“正是,故臣也认为它确如百姓所言,是奇迹之城,几乎是从无到有变出来的。”</p>
王昭明忽然伏下说道:“臣还有一件事要禀报。”</p>
“何事。”</p>
“这些糖棉,是臣逼迫郑知州进贡的。”</p>
“为什么逼迫?”</p>
王昭明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,几个宰相脸上全部起黑汗,这也算逼迫?但其中还是充满讥讽含味的。</p>
不过这一次变化,终于使朝中所有大臣终于重视起来,一本很实用的中庸,一个奇迹之城,谁敢不重视!诸位大佬心神激荡的离开,赵祯却坐在宫中想着心思。</p>
这是在一州推广,若是一国能不能推广呢?</p>
然后叹息一声:“太小啊太小。”</p>
不小了,可这个年龄担任宰相却是不可能的。不担任宰相召回京城会起多大作用?想到这里,赵祯又是幸福又是苦涩……</p>
PS:想减轻其中的说教意味,然后卡文了,好辛苦,更得有些晚。渐渐矫正当中。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qidian.com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</p>